1.信息处置的基本模式:①对等模式 ②顾客/服务器模式。
2.互联网操作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模式:①顾客/服务器模式 ②对象模式 ③对称多处置模式。
3.顾客/服务器模式的互联网操作系统的结构组成:①顾客机(工作站)操作系统 ②服务器操作系统。
4.互联网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两类接口:①命令接口 ②编程接口。
5.互联网操作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:①硬件 ②内核 ③Shell(外壳) ④应用程序。
6.操作系统从内部结构来剖析,包含两部分:①内核 ②核外部分。
7.UNIX的内核可分为两部分:①进程控制子系统(包含进程控制、调度与通信与存储的管理)②文件子系统。
8.内核功能:①进程、线程及其管理 ②存储管理 ③I/O管理 ④文件系统。
9.内核的组织形式:①强内核 ②微内核。
10.微内核几乎不做任何工作,仅提供以下四种服务:
①进程间通信机制 ②某些存储管理 ③有限的低级进程管理和调度 ④低级I/O.微内核的基本思想是好的结构化、模块化、最小的公共服务。它提供最基本、最必要的服务。
11.微内核结构与强内核结构相比具备如下优点:①灵活性 ②开放性 ③可扩充性
12.UNIX是一个强内核的操作系统。WindowsNT微内核与顾客/服务器模式结构的操作系统。
13.微内核提供以下服务:①进程间通信机制 ②某些存储管理 ③有限的低级进程管理和调度④低级I/O.(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是服务器化的操作系统)
14.微内核的基本思想是好的结构化、模块化,最小的公共服务。
15.进程的组成:①程序 ②数据集合 ③进程控制块。
16.进程必要的调度状况:①运行状况 ②就绪状况 ③阻塞状况其它:挂起状况;活跃状况。
17.进程控制原语:①创建原语 ②撤销原语 ③挂起原语 ④激活原语 ⑤阻塞原语 ⑥唤醒原语
18.进程调度方法:①抢占式 ②非抢占式
19.进程调度算法:①静态优先级算法 ②动态优先级算法 ③时间片轮转法
20.线程的四个基本成分:①一个唯一的线程标识符②一组处置机状况寄存器③分别在核心态和用户态下用的两个栈④一个私用存储区。
21.线程的状况:①就绪状况 ②备用状况 ③运行状况 ④等待状况 ⑤转换状况 ⑥终止状况。
22.存储管理的研究课题:①地址再定位问题 ②存储分配问题 ③存储保护问题 ④存储扩充问题
23.存储管理策略:①单一连续分配 ②分区别配 ③分页存储管理 ④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⑤分段存储管理 ⑥段页式存储管理。
24.地址变换机构:①页面变换表PMT ②联想存储器。
25.页面置换算法:①先进先出算法FIFO ②近期最久未用的置换算法LRU ③LRU近似算法。
26.文件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:①文件的结构及存取办法(逻辑结构:记录式文件;无结构流式文件。物理结构:连续结构;串联结构;索引结构。存取办法:顺序存取法;直接存取法。) ②文件的目录机构及有关处置(树型目录结构) ③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(空白文件目录;空白块链;文件位图。) ④文件的共享和保护 ⑤文件的操作和用。
27.设施管理目的:①用户用设施的便捷性 ②设施工作的并行性 ③设施分配的均衡性 ④独立性(与设施无关性)
28.设施管理基本功能:①动态地学会并记录设施的状况 ②为满足进程对I/O的请求,根据设施的种类和系统中所使用的分配算法,决定把某一I/O设施分配给需要设施的进程 ③完成实质的I/O操作。
29.设施的数据结构:①设施控制块UCB ②控制器控制块CUCB ③通道控制块CCB ④系统设施表SDT.
30.I/O调度程序的主要功能:为满足进程的I/O请求,决定设施(与相应的控制器和通道)的分配方案。
31.I/O调度程序的调度算法:①先来先服务 ②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(不可以采取时间片轮转法)
32.设施分配的推行:①分配设施 ②分配控制器 ③分配通道。
33.磁盘的驱动调度:①移臂调度 ②旋转调度
34.移臂调度算法:①FCFS ②SSTF ③SCAN ④电梯调度算法。
35.文件系统组成:①与文件管理有关的软件 ②被管理的文件 ③推行文件管理所需的数据结构